腾冲市四大措施并举申报国家森林城市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7-05-19


内容简介:腾冲市四大措施并举申报国家森林城市

腾冲市委、市政府立足实力,坚持"生态立市"战略,强化领导,着力推进"森林腾冲"、"美丽腾冲"建设,先后荣获"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云南省生态文明县市区"、"国家林政资源管理示范县"、"全国林业信息化示范县"、"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县"、"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试点县"、"全国林改典型县和云南省重点林区县"等荣誉称号,为申报国家森林城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一、强化"责任",明确目标任务,推动"资源整合"

2017年年初决定申报国家森林城市以来,腾冲市委政府结合实际整合各方各面的资源和力量全力推动创森工作。

(一)整合人力。成立腾冲市市委书记担任组长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领导小组,将创森列为"一把手"工程,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重要议事议程,认真落实市、乡(镇)、村(社区)"三级书记"抓创森工作领导机制。协调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并下设办公室在腾冲市林业局牵头抓好创森工作。市人大和政协加强对"创森"工作的监督,适时开展调研和视察,为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出谋划策。形成了领导重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市民广泛参与的创森工作格局。

(二)整合财力。将创建森林城市工作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切实落实建设资金。成立了林投公司,探索建立多元的投融资机制,鼓励金融和社会资本参与森林城市建设。深化国有林场林业改革,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特色经济林产业,打造滇西南地区生态安全屏障。制定以奖代补政策和问责机制,加强跟踪,严格落实创建森林城市督促,对创森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集体实行奖补,对创森工作不力的单位和集体实施问责,确保创建森林城市顺利推进。划定生态红线,确保生态建设成果以及自然山水格局。

(三)整合物力。统筹发展,确保森林城市建设用地需要,完成好国家规定的相关指标,谋划启动一批森林城市建设重点工程,并发挥好现有林业工程对森林城市建设的支撑作用。紧紧围绕"宜居宜业宜游的区域性国际化山水田园城市"的定位,以"三山融城""全域旅游"为载体,立足生态低碳城市发展,分区域多形式推进城乡生态系统建设,充分利用区位性优势和腾冲庭院绿化传统,建设以亚热带风光、边地森林文化、丰富森林资源和发达林业产业为特色的国家森林城市,实现城乡创建森林城市并行、建绿管绿并轨,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促进城市森林、区域生态、人居环境、特色产业发展,力促创森目标任务如期实现。

二、突出"实效",兼顾生态和民生,守住"青山绿水"

全面落实森林保护措施,加大森林培育力度,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十二五"以来,实现全市森林覆盖率从70.7%提高到73%,林业总产值从8.2亿元增加到29亿,农民从林业中获得的人均收益从1600元提高到3000元,生态与民生发展实现了同步,切实守住了青山绿水。

(一)改善生态提效益。十二五以来,营造林83.7万亩,实施低效林改造58万亩,持续封山育林15万亩,全民义务植树768万株。着力转变植树造林方式,造林时间从夏末秋初提前到夏季,造林地点从采伐迹地、宜林荒山荒地扩大到城镇面山、江河两岸、公路沿线、村庄村寨周边、景区景点、生态脆弱区和林冠下造林等,造林树种推行乡土化、多样化,造林用苗推行良种化、容器化、大苗化,林地清理和种植抚育推行局部化、小穴化,培育目标推行大径化、复层化,造林科学化水平和质量不断提高。实施了森林抚育、封山育林、复壮改造、综合改造等措施,科学推进低效林改造,森林质量不断提升,生态效益不断改善。

(二)管好资源创佳绩。一是资源消耗不断下降。"十二五"以来,腾冲市严格执行森林采伐限额,森林采伐消耗呈逐年下降趋势,实现全市活立木蓄积量年增长100万立方米以上。严控征占用林地指标,严格审批征占用林地,做到"占补平衡"。推进农村能源建设,促进林业节能减排。全市累计建设农村沼气服务网点158个,完成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2.65万口、节柴灶4.51万眼、农村太阳能热水器2.23万台,累计节约薪材22.35万立方米。二是重点区域保护不断加压。制定了《腾冲市森林资源保护行动计划》,划定禁伐区、限伐区,加强公益林和江河流域、公路沿线、城镇面山、景区周边、生态脆弱区的森林采伐管理。区划公益林,严格实施两类林管理,建立公益林县、乡、村、护林员四级管护体系,聘用管护人员537名,贯彻落实公益林生态补偿机制,2016年兑现国家和省级公益林补偿资金1343.91万元。全面停止天然林商品性采伐,兑现天然林停伐补助3481.67万元,有力促进了全市森林植被的恢复和生态系统保护。三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不断加强。制定《腾冲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13-2020)》,把生物多样性富集、生态服务功能十分重要的区域划定为高保护价值森林,实施生物多样性评估及能力培训、森林系统恢复气候生物学、极小种群物种大树杜鹃的拯救与保护、高黎贡山生物多样性监测与评估等项目,2016年发现两种两栖动物科学新种,并命名为腾冲掌突蟾和腾冲拟髭蟾。全市挂牌保护古树名木和重要树木5.4万株,古树名木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建设木本植物标本库,采集、压制、烘烤制作植物标本2000余份,鉴定出867个植物种类,编制了《腾冲市木本植物彩色图鉴》。四是防灾减灾能力不断提升。初步建成森林病虫害监测预报体系、野生动物疫病疫源监测体系、林产品检疫体系,林业检疫执法队伍不断加强,强化了森林病虫害防控能力,森林火灾得到有效控制。通过逐年加大森林防火经费投入、强化行政领导责任制、严格管控野外火源、加强应急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受灾面积得到有效控制,2015年、2016年实现森林火灾零发生。五是依法治林工作不断推进。成立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普法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领导集体学法制度和林业系统内法律培训制度。2013年组建成立猴桥、固东、曲石、沙坝四个林政稽查中队,加强林政执法队伍建设,目前持有林业行政执法证的执法人员达443人。先后开展了"清理整治野生树木移植、木材经营加工管理、非法加工木炭"三个专项行动、亮剑行动、活树移植专项治理、严厉打击非法经营加工木材、古树名木保护专项活动、打击越境盗伐和走私木材专项行动、森林生态资源"守护神"专项整治行动、集中打击整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违规行为等执法专项行动,有力震慑了违法犯罪分子,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

(三)力促产业求发展。在森林生态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发展以核桃、油茶为主的特色经济林产业,开发以林药、林牧、林驯、林茶、林游为主要模式的林下经济产业,做优以木材加工为主的林产品加工业,引进以红豆杉紫杉醇提取为主的生物制药产业。十二五以来,共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103.68亿元、年均增长23.4%,农民从林业上获得的收入达3000元,是十一五的1.9倍。一是木本油料发展迅速。编制了《腾冲市核桃种植管护园区规划》、《腾冲市油茶种植管护园区规划》,加强核桃、油茶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科技支撑体系、社会服务体系、资金投入支撑体系建设,指导全市核桃、油茶等木本油料产业发展。全市有泡核桃面积112.46万亩、油茶62.33万亩。2016年,核桃产业实现产值1.84亿元,产量8000吨;油茶产业实现产值0.524亿元,产量1310吨。二是林下经济初具规模。全市林下经济规模达64.21万亩,产值11.42亿元。其中石斛、草果、重楼、续断、草乌、桔梗、龙胆草、红花等林下种植面积16.5万亩;豪猪、竹鼠、野猪等野生动物驯养及牛、羊、鸡、蜜蜂、胡蜂等林下养殖2261户,产量28万头(只、羽、窝);森林公园、林下庄园、林家乐等林业旅游与休闲产业从业人员5.8万人,林下产品采集规模31.6万亩。林农从发展林下经济中得到实惠,人均林下经济收入1554元。三是木材加工做优做强。积极整合资源,在森林采伐消耗逐年减少的前提下,优先保障规模以上企业的木材原料供应,加大木材加工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引进密度板生产线,实现实木门、密度板、胶合板三大系列产品原料的交叉、循环、综合利用,获得云南省经济委员会的资源综合利用认定证书,确保木材加工能力及产品附加值不断提升,2016年实现木材加工产值9.5亿元。

三、体现"超前",加快城乡绿化,争创"园林县城"

围绕"创建国家园林县城,建设生态宜居山水田园城市"目标,加快推进城市园林绿化美化工作,先后制定出台绿色图章管理、绿线管理、园林绿化管理实施办法、园林绿化工程管理、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园林绿化工程公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外来入侵物种管理办法等规章制度,规范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不断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绿色增量不断提,城市综合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宜居指数明显提升,创园工作成效显著。通过县城总体规划修改提质、编制县城绿地系统规划来引领和指导园林城市建设。完成城市绿化种植94.9万平方米,县城绿化覆盖率达43%、绿地率达 36.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9.3平方米、公园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7.53%、道路绿化普及率达 96.43%、万人拥有综合公园指数达0.1、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95.14%20161月,腾冲市被命名为国家园林县城,是云南唯一入选的国家级园林县城。

四、注重"内涵",传播生态文明构建"文化体系"

"十二五"以来,成立了林学会、研究会等社团组织,森林生态文化管理、研究、创作不断加强。建设以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为依托的生态文明和生态文化教育基地和康养基地,腾冲市固东镇江东社区、中和镇新歧社区、马站乡和睦社区相继被中国生态文化协会授予"全国生态文化村"称号,小地方帐蓬休养营地孕育而生。充分发挥森林生态文化传播功能,提高居民生态文明意识,依托各类森林生态资源,建立了生态科普教育基地、走廊和标识标牌,设立了参与式、体验式生态课堂。加强了古树名木保护,做好市树市花评选工作。充分利用植树节、公益广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爱鸟周、世界湿地日等节庆日积极开展森林生态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网络、手机等现代媒体广泛传播森林生态文化。森林生态文化建设深入人心。(365bet体育备用办公室)

信息来源:365bet体育备用办公室 | 责任编辑:365bet体育备用管理员